名词解释:写手和板砖手
相见恨晚(12月20日11:20)
[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]
写手在没有网络之前应该主指专门为前方输送文字炮弹的人,写出的东西大部分是不能署自己的名字,又称捉刀手或秘书类。写手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,要高产,要有水平,然,写手再能写也还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写手,出名?切~~那是如登天。所以那时能写点文章发表或流传的都不会自称写手,而愿称文学爱好者或作家,那样才显示水平和才华还有自尊。
有了网络,情况不同了,写手此时已是大行其道,发表已不再是什么比登天还难的事,简直易如反掌,只要你愿意,什么文字都可以与大众见面,连农民伯伯都可以来灌水。出名更是容易,只要你不停的写、写、写,出名是水到渠成的事,只要读者认可,发不发表倒不是关键。与捉刀手相同的是仍然不能署名,其实是不愿意署名。因为前面再没有遮拦,尽管不署真名,快感与以往却大不相同。连作家上了网都自称写手,那是一种我告诉你我能写,我告诉你我谦虚的自得。
板砖手在没有网络之前是没有这个名词,混混拿板砖砸人却从不称自己为板砖手,砸人就是砸人,我是混混我怕谁?真要找到与板砖手相关又涉及文学或文章的词,大概就是那时常出现的“..本社特约评论员..”了,但是那个板砖够大,谁挨着谁倒霉,怕是踏上了一只脚永无翻身之日。
有了网络,板砖手正式挂牌,当然没有什么特约的帽子,均为清一色自由板砖手,看不顺眼的、看着喜欢的、看着象是出气筒的....统统的砸,砸到你不敢吭声、不敢回嘴为止,除非砸到自己的脚,我是板砖手我怕谁?你砸我也砸。
对于写手,没有板砖的日子是难熬的,不挨板砖的日子是痛苦的,失去板砖的作品是失败的...。因为板砖是写手能成为写手的源泉,是写手拼命提高自己的动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