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弘扬饮食文化与厨艺失传
2003年01月13日11:24:25 中青在线 钱夙伟
据1月8日《华商报》报道,有人在北京颐和园听鹂馆饭庄西安分店一桌饭花掉36.6万元的消息,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,人们在普遍认为这种奢侈之风断不可长、应受到谴责的同时,难以理解的是,12个人一顿饭怎么吃得掉这36.6万元呢?
后据透露,做出这顿“天龙御宴”的厨师长,手艺得其父真传。其父15岁开始学艺,师从早年曾是皇宫御厨的一位北京名厨。如此数代相传的渊源,便有了这让人闻所未闻的“绝技”。譬如一道“仙人指路”的菜,主要造型是一只仙鹤,其中一道工序是从一大堆绿豆芽中精心挑选出1斤,借助放大镜,用一根铜丝将绿豆芽的根部一点点掏空,然后将燕窝和鸡蓉混合而成的馅塞进去,如此千辛万苦做出来,还仅仅是用来做仙鹤翅膀的。如果没有这顿豪宴,有谁想得到菜竟还会有这么个做法?其他如“炒牛奶”、“天宫神兽”据说也已“快失传”。因此,厨师长说,“他现在很想选一个好徒弟”,否则真的就有“快失传”之虞了。
但是,失传又如何?
中华美食文化泱泱大观,千百年来菜系林立,流派纷呈,经过不断的演变,相当一部分因不适应社会的发展,以及人口、口味、自然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被淘汰,其中更有糟粕属扬弃之列,因此,“失传”现象是不可避免的,也是十分正常的。就如这道“仙人指路”,当初大概也只供宫廷贵族享用,如此骄奢淫逸,体现的是不折不扣的腐朽没落的封建阶级生活方式。因此,若论这种菜的文化背景,绝对没有任何“抢救”、“挖掘”、“继承”的理由,更何况在目前社会整体上还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,吃这种菜不啻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,而且如此穷奢极侈之风,对社会风气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。
当然,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生活讲究精致,追求品位,这都无可厚非。但是,弘扬饮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向前发展,除了“色香味”的传统标准,还要讲究环保、健康、营养,还要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。
既然如此,那么,诸如“仙人指路”、“炒牛奶”之类的菜,失传又如何?
|
|
|